找到相关内容3935篇,用时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(1)

    自性法身,或称自性身,即于法界自性清净中永离一切垢染,无为法所摄之究竟功德,又称无为身、常身。自性法身又称真如法身,或称胜义法身。自性身谓以法性或为体,是说诸法体性本来自性清净,如来圆满证得具足清净...光明清净光洁如妙宝之色,观净色而不生贪,足以显示观之转胜,证得此解脱于身中,故名身作证,具足圆满而得住于此定,故名具足住。   [4]无边处解脱,行人厌患色,心欲舍离,即舍色想而缘无边虚空之心,与...

    任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3865659.html
  • 圆满的成佛之境

    现象世界的存在皆因缘和合而成,无有常住不灭之,故。行者观诸法因缘而生,变幻无常,无有自性。这种观破除了无明众生将虚幻的现象界当成真实永恒的谬误。当行者通达了事物的假有性时,他/她即悟人了谛,断...而破除对的执著。此假有观与凡夫之视假为真的错误观念显然大异其趣,不可同日而语。换言之,在了知诸法幻有的基础上,菩萨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诸法虽无常,但却因缘合和而有名相,并暂时存在。为了普度众生的事业,...

    沈海燕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0865841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佛陀观

    缘起生灭当下即是不生灭的寂灭,所以正觉缘起寂灭,即是正觉诸法的。即人而成佛,有两大特色,就是智与悲。悲智,以后代大乘说,菩萨亦是具有的,但这要到佛果位上,始能达于最极圆满最极深刻的程度。所谓&...,佛之所以为佛,即因佛已正觉缘起的寂灭。所以我们要想真正窥见佛陀,必须从这方面予以深刻体认,否则的话,不能正见佛之所以为佛。   智极悲深的佛陀,正觉缘起的正法,于是就有生身与法身二者。生身,即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165945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无为观

    凡夫以虚妄分别心所了知的生灭流动的因缘法,是有为;圣者以殊胜微妙智所了知的寂灭无生的,是无为”。   有为无为是佛说法的分类,而且是在哲学的立场分的,如果站在宗教的立场分,那就可以说...,由无碍故,色于中行”。无碍为的卢无为,是本自如此存在的,不同其他有为诸法,必假种种因缘和合,而后才有该法的产生和存在。如所周知,色是有变碍的物质,可是现在我们所要问的,就是有变碍的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865951.html
  • 澄观的佛性思想

    的属性,澄观说这就是如来藏。但他后来又在《华严经疏》中引《涅槃经》的说法,将佛性又和“”义结合在一块:“此即第一义,第一义即是佛性。”(T...;见(现)”及与不的吧,因此草木也还可算是有佛性的。   于是澄观再行补充他的说法,《演义钞》:   “疏若以第一义为佛性者,唯是正因者,拣异智慧也。然涅槃云:佛性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2465964.html
  • 宝藏岩楹联柱联译白(2)

    佛心,只从涅槃的彼岸来指点陷溺迷津的人,等到渡头的宝筏启程后,驾著以大慈心为怀的船帆,就可找到觉路了;是色相都具,虔诚地来到这普陀山,瞻仰观世音菩萨的法相,在洞口祥云簇护的地方,显示千变万化的佛法。...中随饮啄。诸行无常一切;即是如来大圆觉。”  〈永嘉证道歌〉以形象生动的语言,颂扬惠能禅宗的顿悟法门。自性即佛性,众生皆有“藏”,修行要在“顿觉”,重在实证,只知研习经典,积累学问,并不能修成佛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3265971.html
  • 《心经》禅说

     世界由两大构成,一个是,一个是有。“有”是一切的存在,一切的现象。有的世界非常丰富,变化性很大,有很大的差别。“”是不存在潜在的本质。是空间,是未来,是一切,一切万物都是由而显现的,象...,本来的实相,所以说他行的是深般若,不是广般若。行深般若波罗蜜的时候,他以这个甚深的般若观照的时候,他超越了现象,超越了有为,超越了相对,和有的相对,超越了人我,超越了烦恼,超越了执着,所以他...

    净明山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3466017.html
  •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讲要

    实相云者,据《智论》卷三十二,即应唯於践行如性法性实际中见之。实相层次,即是本末,所谓如、法性、实际也。於此践行,则所谓观行、证行、觉行。盖於法之性力因果,一一随顺无生、无自性、观而得共相,即为如...曰:此乃显示法华法门云何悟入耳。此意经文处处提示,但须自加理会。如《法师品》中,说欲宏扬法华,须入如来室,著如来衣,坐如来座,方能弘此法。慈悲荫覆为如来室,柔和忍辱为如来衣,理解即如来座。具此三者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2766675.html
  • 清净毗尼方广经讲要

    幻如化,知此而後始能说真正出离过失也。此段经文,已提示大乘戒学根本要义,在於心体本净,过,彼小乘拘於行囿於言者,乌能连此奥义哉!   本经要旨即承维摩发展而来,故今讲习大乘戒学,取以为根本之籍...平等,厥有三义:以无分别平等观故,说一切等;以一切法远离分别如如等故,说一切等;真以一切法毕竟本净故,说一切等。此就真实依他与圆成说,谓之一切法平等。知此则无往而非净土,是以文殊不住宝主也(尝言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3366681.html
  • 承德普宁寺与西藏桑耶寺历史渊源小考

    本体的“法尔六大”,则表现在“藏式”部分的总体布局上:四十二臂观音象征“识”,识性了别,起着决断一切的作用;大乘之阁象征“”,无碍,起着不使障碍的作用。故大乘之阁正立面的六层檐口就有“空间六合”的...四十二臂观音象征“识”,识性了别,起着决断一切的作用;大乘之阁象征“”,无碍,起着不使障碍的作用。故大乘之阁正立面的六层檐口就有“空间六合”的寓意;北俱卢洲殿象征“地”,地性坚,其形方,起着保护万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0867106.html